这两天的热点新闻是证监会拟向商业银行发放两张券商牌照。
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?希望达成什么样的目的?是给瞎子抛媚眼还是干柴烈火一拍即合?银行和券商从业人员又该如何自处?
在分析之前,先讲个段子。
2018年9月4日,人民银行和全国工商联在北京召开了一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。
政协副主席高云龙、副总理刘鹤、人行行长易纲以及工农中建交董事长等等都出席了。
在这场座谈会上,身陷流动性危机的东方园林何巧女怒怼易行长:
现在民营企业太难了,如果易行长给我批准一个银行,我一定拯救那些企业于血泊之中,一个一个地救。
全场哄堂大笑。
段子讲完,咱们站在银行的立场上,分析下巧女总话中的意思。
其一,提高风险容忍度。
其二,多放款,还得便宜。
总之,银行的风险更高了,但是收益更低了。银行也不是搞慈善的,这么做是违背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。
回到商业银行拿券商牌照这件事。
在过去,非银靠的就是监管套利,大家各找各妈。所以这次,证监主动向银监体系的银行抛出橄榄枝,肯定是有超过一行两会的力量在从更高的角度和格局出发,顶层设计这件事。
顶层设计什么呢?
我理解,这要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的趋势,以及企业的市场风险向金融机构的刚兑风险转移两个维度看。
金融业务的类型无非三种:
债权,股权,拉皮条。
原来银行是做债权的,而未来的大趋势是股权。所以银行要转型,就要拿到股权投资类的金融牌照。但股权投资很难一蹴而就,标准化产品就是过渡。
所以本次银行拿券商牌照只是开端,以后还会拿公募基金牌照。
谈完顶层设计,聊聊银行的动机。
其一,银行既有资金又有客户,肥水不流外人田。
拉皮条,无非资金端和资产端两头。资产端,谁有银行的企业资源多?资金端,谁有银行的高净值客户多?
银行来拉皮条,是个典型的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业务。当然,拉皮条是个中性词,专业术语叫:投行业务。
其二,不是一家人,很多事情不好协调。成了一家人嘛,很多事情,综合算账,大局为重。
银行控券商虽然新鲜,但金控既有银行牌照又有券商牌照,一点都不稀奇。像招商局、中信、光大、国开、信达、华融、中粮、五矿、国电、国网、中石油等等,谁还没有券商和银行牌照。
所以本次的银行控券商,所谓的一家人,可不是兄弟关系,而是主子和家丁的关系。主次分明,券商服务银行,给银行提供便利,输送利益。不是银行要有大局观,而是券商要有大局观。
其三,也是最重要的。别看非银一家家的很牛皮,实际上都是经营风险的浪子,自己的窟窿自己知道。银行宁愿另起炉灶搞张新牌照,都不愿意并购来顶雷。
最后,聊聊混业经营以后,金融汪如何自处。
未来市场有几个趋势:
其一,利率长期下行,甚至负利率。净值化和标准化固收+资本市场业务(定增和二级)。
其二,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断加强,资金空转情况改善,监管套利逐步消亡。
其三,财富管理,渠道为王。谁掌握着客户谁是金主爸爸。
那么对策也有三个:
其一,垒企业大户。背靠几家高评级的大企业,等金融汪上门提供一揽子标准化产品服务。
其二,提高产业能力。既懂金融,又懂实业,找到过去忽略的和看不懂的业务机会。
其三,陪好高净值客户。打打球喝喝茶品品酒抽抽烟斗,家族信托做好财富传承和风险隔离。
如果以上对策都不好落地,那么就继续在大机构里耗着吧。躺倒,逆来顺受。划水,吃喝不愁。
部分文章转载自互联网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信息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
-
高幸投资
微信公众号 -
高幸投资
官方微博 -
高幸投资
理财师微信号
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?已经有8人表态,100%的人喜欢